梦轩阁
|
2011-9-27 20:19 |
浅析我国落后的军工实力 国人应该知道的差距 同时反驳《中国发动机潜力惊人》
其实想谈谈我国军工制造业
正好看到咱们原创区的《中国发动机潜力惊人》这篇文章,不得不发帖了。
在我看来我们这个军版很多朋友的视野需要提高,看了好多过于浮躁浮夸的文章。
似乎我们很多军迷总认为我们迫切要提升的就是我们对于高科技的研发能力!我在这里可以手拍胸脯告你们,我们根本不懂什么叫高科技。
仅凭一台发动机成功 一枚导弹的成功 一辆战车的成功就自信满满的昭告天下我们有了新型战机,有了红旗导弹有了什么什么,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根本造不出来,而且也不能代表我们的水平。
说到这里我想我们的军迷朋友立刻就毛了,反驳说,我们的原型机都试飞了!
我反问一句,歼十看起来成熟了,为什么不淘汰歼八全面列装,是钱不够么?
我们的红旗弹道导弹潜射海试从来没有成功过,为什么?设计不行?动力不行?海浪太大?都不是。(感谢3楼的朋友~打错了 不过~就不打巨浪 就天宫吧~这个好听~)
一款军器最大的成功不是功能的强大而是性能的可靠。M16 VS AK47(顺便一提,正确读法“阿卡47”别再AK了)大家都知道谁是步枪之王 M16在精准度上胜过AK47太多,为什么比不过AK,是穿透力不够么? 稳定性不够,打得再准,不出子弹有什么用?AK呢?埋在土里泡在水里,拿出来照样发射。
很清楚了,军器是在保证了可靠性后才来谈功能性。所以只有保证了可靠性才能量产。
有人问可靠性怎么保证?
保证这一切的是就是系统工程,而我们缺的,恰恰是系统工程,那不是一条生成线那么简单的问题,而是对于上百万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工程。
请自己做个试验,来出一张纸就写“实验”这两个字,写20遍。
自己观察一下,一定有的写得好看,有的写得不好。这就是我们重工制造业的水平。什么水平呢?稳定性不够,无法量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航集团交付歼十的时候零件缺陷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那么如何量产呢?答案是把你的实验两个字写得一样好看 或者一样难看。
这就需要把每一个笔画写得一模一样,大家可以试试,终于,你可以把你的每一个横竖撇那写的一摸一样,再试一次。
结果是一定的,你的20遍“实验”一定是结构杂乱,不是这里高一点就是那里短一点。这时候需要什么?不断总结组合,反复实验,如果你有毅力1年时间你能把 大部分 “实验”写得很 相像 可不是一样哦。
想想看一架飞机 一枚导弹 一辆战车 每一种都要十几万几十万的工序。需要多少时间呢?我可以告诉你,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只有你不断地摸索,实验去才会有累积出来的大量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就叫做“大样本”“大数法则”只有有了这些才能有高可靠性 才能量产。
那么请问我们有么?没有。
我们现在的水平就是实验室里出来一台原型机,各项指标都很好,看起来已经成功了,可是一量产质量全都有问题。我们缺乏大样本的数据和经验累积。而这些数据 偷不来。这才是真正的高科技。否则拿着对方的图纸你都造不了,只有我们有了自己的系统工程,有了大量累积下来的数据,我们才能有先进的军工,有先进的武器。
失败例子还少么?
东风高性能柴油发动机,这东西可以用在坦克上 我们制造出国际一流水平,结果呢,试验量产故障率41%,5台里面2台是有问题的。
沃尔沃买回来造不出来 要请欧洲造零件
富士康呢?一个只会帮别人拧螺丝的代工企业,为了保证质量 全军事化管理,甚至不能交谈保证可靠性,结果呢?多少人跳了?
丰田 三菱 福特 零件缺陷率千分之100零几~高么?人家二战就造航母了。他们有的那是多大的样本呢?结果呢?F35进气道问题,哮喘难产,几个二战就打造航母的国家,也出现了问题,我们呢?我们可以独善其身么?
我相信科学 答案是不能。
我们的思想,太过浮躁,问题我只简单说明。军迷朋友可以深入研究研究。
我相信未来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我们乐见其成。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差距是什么!
看回复补充内容
M416 AK478的事不扯了 我们的81-也光荣都到头了
歼十歼八我回复的时候也说了 这里说的是2者的地位
再有但凡有点常识的都知道任何东西批量是最便宜的。假设研发费用为0,你造一架飞机比你造10架 20架 单机采购费用高几倍。既然高几倍为什么不多造?反正价钱一样。问题就是无法量产。
而军工和民企的关系,用民企说事,其实就是整体水平。难道你不知道 长虹 鞍钢 等等这些民企生产什么么?
再打个比方国产手机好了 山寨货质量不行 谁都知道 为什么不行,绝对不是装不到一块去,那样我们的水平也太低了,是国产零部件缺钱率奇高,试验机都合格,一量产,记不记得以前那个CECT那个50几的返厂率?牌子一卖不干了,不是不想干,是生产的系统工程建设太难!而且房地产特别好干,干不下去了,就玩房产了。
记不记得我们老爱引进德国的生产线,机床,模具? 我们真的不行么?缺的是大样本数据,只有对大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才做得出生产线来。不是科技水平不行。是没有数据无法汇总。
就一个最没水平的自行车吧,记不记得以前的国产自行车,叫什么忘了,质量杠杠的。怎么摔都没事,坐上人能骑,下来人能TM防身。现在呢?不全是材料问题,系统工程建立不起来,以前全人工 没问题,现在上生产线量产 问题都出来了。
我学管理的 理论学的再好,刚一工作就扯了,没经验啊,没有处理过具体的问题,理论都扯淡,经验就是大样本的数据。没这个玩不转的。
所谓的工艺也是在有了经验后的产物,换句话说。是有了大样本数据后谈论的如何改进 不断改进流程环节 工艺就不断提高。这个数据是积累来的,不是20年30年就完成的,播音787今天发布正式研制成功,业内称之为革命性的,大家看看具体的就知道了,铝合金改碳纤维,那不是高科技,高科技是完成了大样本分析。
飞机任何一个部件的材质都不是可以说换就换,就拿787说事,你一个碳纤维和铝合金,重量 材质 延展性 等等 什么都不同,飞机升空后机体不可能是均匀受力,那么机舱环境如何分配呢?符合力学了怎么符合环境学?机翼呢?尾翼呢?换了材质怎么安装?如何受力? 强度如何? 飞机速度呢?大气不同高度,温度 湿度 气压 等等统统不同 如何使之适应各种环境? 气流呢? 云层呢? 遇到台风呢?这些环境对飞机结构的冲击呢?遇到不同的险境如何处理呢?
我不是专业人士,这些最基础的问题,我都解答不了,即使有专业人士也解答不了。为什么,你没数据,说什么都是扯淡。
人家现在做到的是高质量的量产。
回到军事问题,你卖瓶饮料可以或多或少 可以或甜或酸。可是军器呢?
同一个型号不同批次质量良莠不齐?同一个型号的导弹 A-01导弹的A-01发射架坏了,放在A-02发射架上打不出去?
J20是有很大提升 造出100架来,20架升空发动机停车,20架导弹打不出去 20架火控雷达故障,60架飞机开着探测雷达欣赏空战?
虽然是玩笑话,可是道理是一样的,做不到就是这个结果。
我们现在别说把飞机造的一样好了,就连一样次的水平都没有。
军器重要的是一样好或一样次,只有这样才是通用,才是可靠。
一架试验机领航带着一批量产问题飞机翱翔在我们美丽的蓝天?
还是那句话,别听CCAV好大喜功,新闻联播就三段 1-10分钟领导很忙 11-20全国人民很幸福 21-30其他国家水深火热。
我不是一味唱衰,而是必须指出。通过我的自己的积累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更好。但是这个更好是需要长时间和艰苦的努力积累下来的。一味好大喜功带来的只能是无穷的灾难。
历史不会撒谎,也一次又一次验证了这些。
这里补充一下,有关很多朋友不懂得大样本,我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墨菲定律或者墨菲法则吧?
很多结论,我只阐述一个 “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一定会出问题。”
这个可能就是一个大数法则的结论,因为我们只有有了大量实例数据的积累才能知道问题会出在哪里。
还有一点,很多朋友对我说的无法量产持不同意见,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啊,我所说的无法量产不是说造的不多,而是,造出来的问题太多,导致无法达到目的。
持不同意见的 尽管跟帖讨论!PP更健康(PK)
转帖请保留 SIS 梦轩阁
[ 本帖最后由 梦轩阁 于 2011-10-2 18:43 编辑 ] | |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
用户名 |
时间 |
理由 |
金币 +65 枚 |
ssTory |
2011-10-5 06:21 |
发帖辛苦啦! |
原创 +1 贴 |
ssTory |
2011-10-5 06:21 |
发帖辛苦啦! |
贡献 +1 值 |
ssTory |
2011-10-5 06:21 |
发帖辛苦啦!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 12:06